中澳货运需要注意哪些特殊的法规和政策

    在中澳货运过程中,需特别关注以下法规与政策,以确保合规性并降低风险:

    一、清关与检疫要求

        动植物检疫(AQIS):澳大利亚对木制品、木制包装、动植物制品等实施严格查验。例如,2025 年 4 月更新的谷斑皮蠹紧急处理措施要求,植物产品需在透气包装中熏蒸或密封前熏蒸,并随附经 NPPO 监督的熏蒸 / 热处理证书。未通过检疫的货物可能面临销毁或退回,建议提前办理合规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低申报与反倾销税:澳大利亚海关(EMPP)对低申报行为查验严格,过度低报可能导致罚款或货物滞留。此外,铝制品需注意 “双反”(反倾销 + 反补贴)税率,目前中国铝型材企业面临 11.1%-71.9% 的高额税率,未明确税率的企业默认适用最高税率。部分企业通过第三国转口(如马来西亚)规避高税率,但需确保中转操作符合原产地规则。

        禁止与限制进口商品:澳大利亚禁止石棉及其制品进口,限制含石棉成分的货物。此外,入境商品若超过 1000 澳元(含礼品)需申报,禁止携带肉类、植物、土壤等生物制品。

    二、关税优惠与原产地规则

        中澳自贸协定(FTA)红利:自 2025 年起,澳大利亚对中国 96.8% 的税目实现零关税,涵盖机电、纺织品等。企业需通过以下方式享受优惠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原产地证书:提交澳大利亚授权机构签发的原产地证书或原产地声明,确保货物符合 “完全获得” 或 “实质性加工” 标准。例如,区域价值成分(RVC)需达到规定比例,且运输需符合 “直接运输” 要求(途中未经过非协定国家或停留不超过 12 个月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EO 互认便利:中澳 AEO 企业可享受通关优先查验、减少单证审核等便利,加快货物放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反倾销税例外情形:部分商品如葡萄酒已通过自贸协定实现零关税,但铝型材等仍受高税率影响。企业需根据具体商品查询最新税率,避免误判成本。

    三、安全认证与合规标准

        电气产品 SAA 认证:进入澳大利亚的电器需通过 SAA 认证,强制认证范围包括 62 类产品(如灯具、家电)。认证需提交样品测试、英文说明书及关键零部件证书,未认证产品可能被扣留。

        食品 FSANZ 认证:食品进口需符合《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》,包括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标签合规:强制标注原产国、营养成分(每 100g/100mL 格式)、过敏原(如花生、麸质)等。2025 年起,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从 1% 降至 0.9%,需特别注意成分更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风险评估:提供成分分析报告、生产工艺说明,通过 FSANZ 的微生物、化学污染物等风险评估,周期约 60 个工作日。

    四、出口管制与包装要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出口许可证:根据《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(2025 年)》,稀土、钨制品、摩托车等 43 类商品需申请出口许可证。例如,铝型材出口需关注是否在管制范围内,避免无证报关。

        包装与危险品规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常规包装:易碎品需防震处理,液体货物密封严密,大型货物可能需定制包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危险品:需符合国际海运危险品规则(IMDG Code),标注 UN 编号及危险类别,提供安全数据表(SDS)。

    五、知识产权与特殊贸易策略

        知识产权保护:澳大利亚海关对假冒或盗版产品零容忍,货物若涉及商标、专利侵权将被没收。出口前需确认产品知识产权合法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转口贸易合规性:对于受 “双反” 影响的商品(如铝型材),通过第三国转口时需注意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货物流转:头程运输至中转国(如马来西亚),二程以新原产地身份出口,确保文件与货物一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风险提示:需选择合规中转国,避免因原产地欺诈导致法律纠纷。

    六、其他注意事项

        运输时效规划:海运需预留港口拥堵(如每年 11 月)及罢工风险时间;空运需权衡成本与时效,生鲜等紧急货物建议选择包机或优先仓位。

        政策动态跟踪:订阅澳大利亚农业与水利部、中国商务部等官方渠道,及时获取检疫、税率调整信息。例如,谷斑皮蠹处理措施自 2025 年 5 月 28 日起生效,企业需在过渡期内调整流程。

    中澳货运的法规政策复杂且动态变化,建议企业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,结合专业货代与法律顾问,制定个性化合规方案,确保贸易畅通。